好辰光 - 分卷阅读125
果有这样一本书,耕种的庄稼人应当都很愿意执行吧。
“我也想过,集录成书最大的问题,一在于准确性,二在于书籍的定价。如果不够准确就遍传天下,那是对天下人的不负责,如果过定价过高,就会失去意义,毕竟不是每一个庄稼人都舍得花很多钱去买一本书。不过,时下的书,就没有不贵的,九哥,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。”邰山雨想事情,一般会把问题想在前面,这样会导致她做事可能会顾虑太多而放弃,但邰山雨觉得,人得负责任,不确定的,存疑的,本来就不该贸然推行。
张煚本不想在这时候出声,毕竟眼看帝后就要就如何著书,怎么样筛选收录深入讨论:“陛下,殿下,农人多不识字。”
邰山雨:……
对于一个印象里人人都读书识字的穿越者来说,这个问题简直让人头疼。
“那该怎么办?”
“倒不必庄稼人一人一本,不若交年轻农事官吏,命他们入各村,召齐了农人细细分说。该种什么时,便去说什么该怎么种,岂不能少印些书,又能将耕种经验传开去。”张煚诚心地奉上建议。
谢籍看邰山雨,邰山雨点点头:“是我想岔了。不过,说到不识字,张相公,您以为是否该叫天下人都能入学识字呢?年长已学不进去的便罢,年少的是否都应进学?圣贤道老有所养,我以为,所谓的养,并非只是有饭吃有衣穿,教养涵养亦是养。”
这话题太跳了点,而且太理想化了点,乍说出来,别说谢籍,就是张煚也一点头绪没有。君臣二人齐齐头疼,事当然是好事,但达成的难度太高,而且所耗费的时间和银钱绝非一点半点。倘要今日说,明日行,后日便天下人人识字,那绝无可能。
“自当如此,只是国朝初立,万事需从头计议。此事,需待陛下与朝上诸公,野之遗贤集思广益。”
邰山雨其实并非没想到,现代普及教育,也是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,真正扫除文盲,让文盲一词退出历史舞台,离邰山雨所出生的时代并不远。甚至于邰山雨都认识一位邻居家的长辈是不识字的,所以她也没想一下子这办成:“那就从现在开始计议呀。”
张煚决定告辞,并且带上从来不胡出主意,或者说还不晓得怎么胡出主意的谢岩。
谢籍:不,张卿,你不能这样丢下朕。
张卿给陛下一个“意会”的眼神,等不及谢岩爬门槛,便一把将谢岩抱起迅速走远。
谢籍:……
面对邰山雨求知的明亮眼神,以及眼神里的希冀,谢籍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。
张卿:陛下,臣看好你
以及,娶是您自己要娶的,有麻烦您也请自便
第一零三章 异域风光,异域风俗
邰山雨关注基础教育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,只是论到怎么开展基础教育,基础教育该用什么样的教材,才能真正在这个时代将基础教育普及开去,邰山雨真的一点想法都没有。拼音倒是可以,但是,让她每个字拼出拼音来都有点问题,比如,前鼻音后鼻音,她多半都拼不对的,更别提把拼法弄出来,这种事,找个小学生都比她靠谱。
时下土著们教学,多是以字识字,拿字典来说,所谓的音韵切,就是某一字加另一字去拼读,等于是拿字拼字——直白点说,大家都知道的哥屋恩。但这是现代人据拼音切的,古人可不这么切,同样一个滚字,古人是“古本”切,搁邰山雨,反正她是不知道怎么读出滚来的。
“啧,不然我弄出来,叫旁人研究去?不行不行,我从哪儿弄出来,这也弄那也弄,没法解释。”邰山雨托着下巴,琢磨着现在的英国使用的文字,是不是和近现代英语一样。如果差不多,她应该可以想想办法,从旁协助一下翰林院的饱学之士们一起,研究怎么用这舶来品给汉字注音,不用她发明创造的东西才是好东西。
邰山雨这时候的一切期盼都是海上的旅行者们早日平安地远游归来,载着种子与在外的见闻。由于远行的这一批人,颇有不少学问做得非常好的,凭他们的智慧,邰山雨觉得可以期待一下,他们浪一圈回来,就学会一部分外语。
事实上,她惦记的远游客们,比她想象地去得更远,在经历过海上的风浪后,赵时江顺利抵达南美洲,这确实是一片富饶的土地。这片富饶的土地自然是有主的,是一个尚未建交的国家,赵时江需朝国王递交国书,这是作为使臣必需做的。然而想要递叫国书,得去非常遥远的另一个国家。
商量对策时,有友人道:“不应递交,我朝国书应面呈他们的国王,这才是国与国相交之礼。”
“国书本出非出自陛下之手,乃出鸿胪寺,不如烦请那位公爵转交,你我也好名正言顺拜访并四处游览。”也有友人觉事不必如此麻烦,左右不是天子手书,那便不面呈也一样可以。
也有友人道:“国书不仅你我有,旁的船队中亦有带国书出海
添加书签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