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公主不想死 - 分卷阅读287
个新增的分部也好,所需的人数都不少。拿不到第一,至少保证名列前茅,成为备选。
这种情况下,先把实力不足的人淘汰掉,再内部竞争,才是正理。
至于那些心怀侥幸的人,此刻自是满心失望。顾铮就是顾铮,又怎么可能真的留下空子给他们钻呢?
一开始,选拔进行得很快。
因为有不少人本来就是抱着万一的想法报名,对南洋根本毫无了解,不要说是回答出对手的问题,就连自己该问什么,他们都不太清楚,所以一轮下来,就刷掉了一小半的人。
但老实说,这个结果在贺卿看来,其实已经很不错了。毕竟,现在的大楚刚刚开始跟世界接轨,大部分人还停留在老思想里走不出来,真正对南洋有所了解的,其实只有这一趟随船队出海的水师、商队与使团成员,至于朝廷官员,大部分知道的内容,都是船队归来之后带来的小道消息。
所以,能问出问题,答出问题,本身就说明私底下对这方面有所了解。不管是自己感兴趣,还是从朝廷的态度看出将来会对这方面更加重视,总归都是用了心的,而且人数还不在少数。
由此可见,大楚如今正可谓欣欣向荣,蓬勃发展,生命力十分强韧。
已经与几年前那个腐朽衰败,风雨飘摇,四处都是漏洞等着修补的大楚朝堂截然不同。
这本来就是贺卿努力的目标,今天亲眼看着结果达成,心里自然不可能不高兴。
不过到了中段,淘汰的速度就越来越慢了。因为剩下的人都有一定的实力,在循序渐进的指导思想之下,往往都能提出问题也都能答出对方的问题,手拉手双双晋级。
好在人不算多,倒也费不了多少时间。何况他们这种互相提问的方式,也可以给大部分对南洋毫无了解的大臣们上一课,叫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,增进对海外的了解。
过了中间这个胶着的阶段,后期淘汰率再次提升。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半**水响叮当,实际上了解得并不深入,肚子里那一点东西被掏空之后,便自然而然的被淘汰了。
最后只剩下黄修和宁尚两个人,针锋相对,互不相让,你一句我一句的快问快答,一下子就让场面激烈了起来,也引得所有人都将注意力投注了过去。
宗室那边早就已经完成了,结果也不出所料,正是德王胜出。
不提贺卿之前就提醒过他,就说他本人对南洋的了解,本来也是大部分人都比不上的。毕竟有资格参选外交部尚书的人,都是老资格,往往思想迂腐,不思变动,对大楚这几年来的变化,还没有适应,更遑论是顺流而上,成为潮头之人。
黄修和宁尚也到了关键时刻,众人皆围拢过来,十分关切。
大抵因为有所偏向,所以对于结果,众人都很紧张。
最后,更加熟悉异族语言的宁尚,以一个非常偏僻的知识问住黄修,取得了最后的胜利。
那一瞬间,殿内有人发出了低低的惊呼声,其中赞叹的意味不言而喻。贺卿视线掠过站在下面的大臣,意识到这应该是他们大部分人的心思,只不过众人都能压得住,只有几个心性不够沉稳的表露了出来。
黄修是内侍,宁尚却是从科举出身的士子,最正统的读书人,朝臣们会支持哪一边,不问自明。而今宁尚胜出,也就是文臣胜出,很替他们争脸面,他们又怎么可能不高兴呢?
何况贺卿之前信誓旦旦认为黄修对南洋十分了解了解,现在落败了,屈居宁尚之下,虽不能说他就不了解了,但却是折了贺卿的面子。
所以此刻,一部分人看向贺卿的视线,隐隐带上了几分幸灾乐祸。
反过来,对想出了这个方法的顾铮,众人自然是打心底里佩服赞叹。顾相不愧是互相,百官之首,行事就是有章有度,总能让贺卿处于下风。
但贺卿的态度注定要让他们失望了。
她抬起手拍了拍巴掌以示鼓励,含笑对两人道,“精彩的表现。看来二位对南洋都十分了解,不枉这一趟辛苦出海,果然颇有所得。”
她说着,看向顾铮,“我忽然有一个提议。不管是市舶司也好,外交部也好,既然处理的是对外事务,就不能一窍不通,莫如选出了官员之后,先让他们随船出海,体验一下海外风光,想来会更能胜任手中的工作。”
“……”这想一出是一出的做派,让朝臣们顿觉不妙。
黄修和宁尚本该谦辞一番,也被贺卿这番话堵住,没有他们说话的余地了。
顾铮道,“如今外交部设立和市舶司扩建都迫在眉睫,只怕没时间出海了。”
添加书签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